时间:2022-12-14 17:48:44 | 浏览:1899
六四:观国之光,利用宾于王。
象曰:观国之光,尚宾也。
释字(词)
国之光
就是指一个国家当时的风光气象,实际就是指一个国家当时的政治气候。
宾
这里的“宾”指“宾礼”。宾礼是古代五礼之一,是诸侯朝见天子的礼仪。《国语下》:“宾礼赠饯,视其上而从之”。程颐说:“古者有贤能之人,则人君宾礼之,故士之仕进于王朝,则谓之宾”。
释象
《观卦》六四,居近君之位,为天子近臣。《观卦》六四为巽体主爻,“巽为股”,故六四为肱股之重臣。又“巽为工”,又六四在艮体,“艮为手”,从“手”从“工”为左,“左”是“佐”的本字。故知六四为佐臣。又“巽为风”,“风”既是自然之空气,亦是社会之风气。观乎六四,国之贤才也,是辅佐天子的肱股重臣,能够了解、体现国家的风光气象,故曰“观国之光”。六四即“国之光”也。六四之才,足以辅佐于王且柔承于君王之下,当位以正,故曰“利用宾于王”。程颐说:“古者有贤能之人,则人君宾礼之。故士之仕进于王朝,则谓之宾”。《象传》亦因而释曰:“观国之光,尚宾也”。
《观卦》六四的最佳位置就在四位,四位最能体现柔爻的人生价值,故六四有利于贞守在四位上不动而为君王肱股之臣,爻辞所谓“利用宾于王”。然《观卦》是消息卦,是卦变的本源卦,那么在系列卦变中,《观卦》六四是否会贞守在四位不动呢?《观卦》的卦变形式共有三种:一种是《观卦》先变为《蒙卦》,然後再变为《解卦》;一种是《观卦》先变为《萃卦》,然後再变为《习坎卦》;还有一种是《观卦》先变为《晋卦》,然後再变为《颐卦》。考察这三种卦变形式,《观卦》六四无论在哪种卦变中都离开了四位,最终分别成为《解卦》上六、《习坎卦》上六和《颐卦》六五,都不再“用宾于王”了。《观卦》六四本“利用宾于王”,然最终都不再“用宾于王”,故“不利”之处不占可知矣。
在第一种卦变形式中,《观卦》先变为《蒙卦》,六四虽未动,然其所事之君却变化了,一朝天子一朝臣,君去则臣无所依矣,故六四处境尴尬,成为“困蒙”,困惑而不知所措也。接着《蒙卦》再变为《解卦》,原《观卦》六四成为《解卦》上六,被上调于高位而闲置起来,不能再发挥重要作用,而代替它发挥“用宾于王”作用的则成了《解卦》九四。《解卦》上六爻辞所谓“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,获之无不利”者,言乎《解卦》九四也。在第二种卦变形式中,《观卦》六四成为《习坎卦》上六,《习坎卦》上六爻辞曰:“系用徽纆,置于丛棘,三岁不得,凶。”这岂至是不利!分明就是凶之至也。在第三种卦变形式中,《观卦》六四最终成为了《颐卦》六五,由臣变成了君,这本是“吉无不利”的好事,不过《颐卦》六五的“不利”之处就在于其柔不当位,不堪天下重任,故其必须依靠上九来辅佐,所以《颐卦》六五爻辞曰:“六五拂经,居贞吉,不可涉大川。”其《象传》释曰:“居贞之吉,顺以从上也。”所谓“顺以从上”就是指《颐卦》六五柔不当位,不堪君任,必须顺而依附于上九,靠上九的辅佐而安定天下。
义理
为宰辅者,用宾于王也。宰辅一人之下,万人之上,是古代臣子的最高理想。故贤能之人,利用为宰辅,宾于王也。然世事多变,天下形势会变,天子也不是一朝千秋,况于臣子乎?故“用宾于王”往往是昙花一现,这就需要“观国之光”,“国之光”常变,世事难测也。
名人取名
我国初唐四杰(王勃、杨烔、卢照邻、骆宾王)之一的骆宾王,他的名字就取于《观卦》六四爻辞。骆宾王姓骆,名宾王,字观光。“宾王”就是“用宾于王”的缩写;“观光”就是“观国之光”的缩写。其长辈为其取该名字的用意,就是希望他长大后,有安邦定国之才,辅佐君主,建功立业,施展抱负。
好听的男孩名字:楷瑞 彬尚 玄彤 伯舟 紫胜 辉翰 涛杰 德凡 苑博 鼎智 圣云 依振 浩承 冠德 信野 玮冠 俊元 如璋 智楠 杰彤 昌勇 旭玮 翰星 晋尘 涛诚 晋岳 苑鸿 鸿信 逸海 江天 文翔 月星 俊洪 泽佑 玮睿 俊业 风睿 韵
(此处已添加小程序,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)名字是一种代称,也是能够承载父母期望的载体,一个寓意满满的名字,才算得上是有内涵的名字。好的名字音、形、义俱佳,智趣隽永,具有千古不朽的魅力,丝毫不亚于玲珑剔透的艺术品。一个人的名字在某种程度上说
关注《吉生起名》小程序,免费起名(中文名、英文名、小名乳名、查重名、汉字五行)。(此处已添加小程序,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)名字的取法是一门大学问,很多家长都在这个时间犯愁,为此绞尽脑汁。关于名字,前贤们认为赐子千金,不如教子一艺;教子一艺
(此处已添加小程序,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)名字里面有的包含着父母对自己的浓浓的期盼、深切厚意,有的代表血脉的延续、家族的传承,有的也代表了价值观、人生观等等,总而言之名字都有深意,而一个朗朗上口的名字,更让人喜爱。在人与人的交往当中,我们
为什么《易》是中华文化的源头?因为《易》在六经中起源最早。八卦是中华文化的基因,是中华文化的源头。先有八卦,后有《易经》。易道广大,洁静精微。其中不乏教育人修身处事的至理名言,这些修身的金科玉律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。 一、《易经》经
人名能真实地反映人们的意识形态,包括生活理想、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。如果一个人的名字没有寓意,十分直接的话,会让人觉得缺乏内涵,没有涵养。一个吉祥如意的名字往往会更容易受到父母的喜爱。从古至今,《易经》史料价值、思想价值和文学价值都超乎想象。
《周易》又称《易经》,分为经部和传部,经部之原名就为《周易》,是对四百五十卦易卦典型象义的揭示和相应吉凶的判断,而传部含《文言》、《彖传》上下、《象传》上下、《系辞传》上下、《说卦传》、《序卦传》、《杂卦传》,共七种十篇,称之为“十翼”,是
陈廷敬三子:陈谦吉、陈豫朋、陈壮履,皆来自易经。谦吉,《周易·谦·九三》:“劳谦,君子有终,吉。”豫朋,《周易·豫·九四》:“由豫,大有得,勿疑。朋盍簪。”壮履,《周易·壮·象》:“雷在天上,大壮。君子以非礼弗履。”王跃文官场小说《大清相国
中华历史源远流长,易学文化博大精深。易经文化作为中华儒学六经之首,几千年来如同华夏文明一样,代代相传,薪火不绝。作为民族复兴,实现中国梦的新起点,易学文化的发展如同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,并造就了一批专家学者。但客观地说,当今易学文化的发展可谓
77岁的山西大爷樊昭威,已经在209国道边的一块“风水宝地”上,独居了8年。从30岁开始痴迷于周易八卦和“阴阳风水之术”,退休之后,更是为此连家都不回,到今天已经过了整整47年。现在这块宝地就是他自己挑的,背靠峨眉岭,西临桃树园,门前人来人